就业信息
徐玑(1162-1214)字致中,又字文渊,号灵渊(也作囦)。永嘉四灵之二。
徐玑出身世宦,是徐定(德操)第三子。叶适《徐德操墓志铭》记:“四子:玚,迪功郎汀州司户;晐,早卒;玑,当受公致仕恩;瑄,贺今皇帝即位补将仕郎。”徐定终官潮州太守,玑受父退休“恩例”得职。叶《铭》作于光宗绍熙四年(1193),仅言“当受公致仕恩”,表明其时未授官阶职务(如记徐玚、徐瑄,皆称阶职)。徐定卒于绍熙二年(1191),徐玑丁父忧三年,其入官最早亦应在绍熙五年(1194)或以后,然无见记述,很可能当时并未获职。
据叶适《徐文渊墓志铭》记载,其宦历依次为:建安县主簿、永州司理、龙溪县丞、武当县令、长泰县令。兹考述如次。
初职建安县主簿,清正不阿
宁宗庆元四年(1198),徐玑就任建宁府(建州)建安县(今福建建瓯市)主簿,开始从宦生涯。他爲官清正,守法不阿。叶《铭》记述,徐玑在任上做了两桩值得称道的正事:一是因官府“穷治群捕”,麻溪峒民相聚为乱,他不行使武力镇压,而采取“持榜告谕”,加以劝导安抚,“罪止三人”。二是监造当地进贡的建茶,“恪谨”职守,揭露官场腐败,抨击“领督官”贪渎奸欺,中饱私囊。
设定其就职建安县簿在庆元四年(1198),“为官三岁期”(徐照《送徐玑》),嘉泰元年(1201)离任(中间还有个“移官南浦”的小插曲,详后)。我们将任职建安簿(含浦城县簿)的时间定在庆元四年至嘉泰元年,这是依据以下诗例作出推断:
(1)作者有《送张尚书出镇建宁》,张尚书,指张叔椿,永嘉城区人。据宋祝穆《古今事文类聚》外集卷十,张叔椿以兵部尚书出镇建宁。《宋会要辑稿·选举十八》有“庆元二年正月二十九日,兵部尚书张叔椿”记述,可相印证。乾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二五《职官六·宋知建州军州事》:“单夔、张叔椿、黄遹、汤硕、傅伯寿。庆元间任。”庆元(共六年)间任知府五人,张居第二。结合嘉靖《建宁府志》卷二十:“平政桥,庆元三年灾,郡守张叔椿复建。”陈振孙《直斋书録解题》卷八:“《建安志》二十四卷、《续志》一卷。删定官郡人林光撰,庆元四年郡守永嘉张叔椿俾僚属成之。”叔椿出镇建宁,当在庆元二年(1196)最迟庆元三年(1197),其时作者尚未就职建安主簿,故题称“送张尚书出镇建宁”。
(2)作者《送太守傅尚书易镇当涂二十韵》,傅尚书,指傅伯寿(约1140-?)。题曰“送太守傅尚书易镇当涂”,可以确定,为庆元六年(1200)作者任建州建安主簿期间送州守傅伯寿易镇太平州作。徐玑因职本州治县官佐,故称府尹曰“太守”,略去州名;倘佐职外州县,不当如此称呼。上引乾隆《福建通志·宋知建州军州事》庆元间任职五人,“单夔、张叔椿、黄遹、汤硕、傅伯寿”,傅居第五。四库全书本《云庄集》卷首有傅伯寿《云庄集序》,末署“庆元庚申八月朔,徽猷阁学士大中大夫知建宁军府河阳傅伯寿序。”庆元庚申,即庆元六年。证明是年伯寿在职州守。
(3)作者有《寿曾漕》作。漕者转运司。曾漕,谓曾姓转运司官员。诗云“南丰昆季玉与金”,指南丰(建昌军)曾巩、曾布、曾肇兄弟。从知此曾漕,系南丰曾巩家族后昆。雍正《江西通志》卷八三《人物十八·建昌府宋》:“曾炎,字南仲,肇之曾孙。隆兴进士。”乾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二一《职官二·福建转运司转运副使》载:“王恬、张孝会、曾炎。俱庆元间任。”又据宋周应合《景定建康志》卷二六《官守志三·曾炎》:“当年(庆元五年)八月二十七日除直敷文阁、福建路转运副使。”由是推断,曾漕者曾炎也,时任福建路转运副使。诗云“中秋五日玉宇澄”;“全闽飞最一年余,丹凤衔书九天至。”本篇当为庆元六年(1200)仲秋献寿曾炎作,可证其时他在职建安县主簿。
守法受责,被调浦城县主簿
嘉泰元年(1201)夏,建安簿任上因“监造御茶”直道守制而受责罚,被调任浦城县(宋建宁府属县,今属福建南平市)主簿。
作者《监造御茶有所争执》:“移官责南浦,奉命去若驰。回首鳯皇翼,雨露生光辉。”又《移官南浦作》:“簿领初为建水栖,移官南浦又沈迷。溪山转处人烟隔,惟有黄鹂一样啼。”南浦,指南浦溪,建溪上游支流。自浦城县东南流与崇溪(西溪)合,总曰建溪,经建安县南流入闽江。《明一统志》卷七六《建宁府·山川》:“南浦溪,在浦城县治南。”这里代指浦城。其“移官南浦”时间短暂(可能只有几个月),故叶《铭》略而未记。
赴任永州司理,徐照结伴同行
嘉泰二年(1202)冬,自温启程赴官永州(今湖南永州市)司理参军。参阅拙文《赵师秀仕历考·宁宗嘉泰三年》。
徐玑、赵师秀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分别接到移任永州司理、筠州(今江西高安)推官的调令,先后起程。赵师秀有《送徐玑赴永州掾》:“二水鸿飞外,君今问去程。家贫难择宦,身远易成名。入署梅花落,过汀蕙草生。莫因饶楚思,词体失和平。”徐玑亦有《送赵灵秀赴筠州幕,予亦将之湖外》:“郡以竹为名,因知此地清。溪来城下緑,山到市边平。入幕非无客,能文必有声。江湖共游宦,相望若为情。”湖外,指洞庭湖以南地区。己将赴任永州,故云“将之湖外”。翁卷有《送徐灵囦永州司理》:“君向零陵日,分携又雪天。地遥行几郡,官小度三年。兰芷芳条洁,潇湘翠色连。从来苦吟思,归赋若多篇。”
其时,徐照计划出游赣湘(《送翁诚之赴阙》云“我亦清湘去,何年可会君”),遂与徐玑结伴同行,《括溪和徐文渊》云“共向湘中去,诗将远地传”。他们坐船溯瓯江而上向浙西进发,水路经由青田(照有《石门瀑布》、玑有《题石门洞》作)、丽水括溪(丽阳溪),时当岁末,将届新年。徐照《括溪和徐文渊》:“隔乡山万迭,前路见新年。云雾寒疑雪,溪干步当船。”又《溪行寄灵舒》:“滩恶过金水,波声远亦闻。诗同家信发,灯向钓船分。”《途中寄赵紫芝》:“筠永州同路,人如异约何?雪风吟不废,山水忆同过。”言筠州、永州本属同路,缘何不能相约结伴同行?道晖与文渊相伴而行,故途中寄诗紫芝遥有此问。进入湘境,徐玑《湘中》云“旧说湘中事,身来又可寻。”《泊舟呈灵晖》云:“月在楚天碧,春来湘水深。官贫思近阙,地远动愁心。所喜同舟者,清羸亦好吟。”同舟者,指同行的徐照。
嘉泰三年(1203)春,到任永州司理。作者《古郡》云:“古郡依蛮楚,身来作冷官。”徐照《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》云:“天遣二人来远地,要将新景就诗名。”徐玑虽然感到“地遥”“官小”,但潇湘蘭芷的芳翠新景,聊可告慰,成就诗名。
是年夏,有《夏夜同灵晖有作,奉寄翁赵二友》:“斋居惟少睡,露坐得论文……欲识他乡思,斯时共忆君。”
是年秋,徐照离永州返乡,回程顺游南岳,有《游衡山》《上封寺》《登祝融峰》等诗。半道过筠州,探望在职筠州推官的赵师秀。徐玑《送徐照先还江西》云:“离家岁已周……分携菊正秋。”“江西看旧友,归计少迟留。”赵师秀《喜徐道晖至》:“自接来消息,朝朝问客船。”
司理参军掌司法狱讼。他执法清明,革除弊端,释放无辜平民。叶适《徐文渊墓志铭》:“移水州司理。兵官大执平民为贼,冀以成赏,君明其无罪,尽释之。”
职满休假二年,参赴省试
开禧二年(1206),永州司理官满,不即参部调授,而申请休假二年,司理参军掌司法狱讼。他执法清明,革除弊端,释放无辜平民。拟参省试。这是为了取得进士功名,以利往后仕途升迁。宋制,为“开诱进士之路”,未第进士的在职官员,可不经州试,直接举送礼部省试,时称“锁试”。
嘉定元年(1208),叶适罢职后回居温州郡城西南郊水心村(今鹿城区松台街道水心住宅区),作者有《上叶侍郎十二韵》上呈之作:“侍从西湖宅,安闲近水心。门开春郭静,桥度野池深。”赵师秀《叶侍郎送红芍药》写于这年夏初。
是年春,赴参省试。徐照《送徐文渊赴省试》:“永州官满后,借屋静中居。两岁不参部,一心惟读书。孤经期榜首,行日离春初。即有杏花宴,题诗众弗如。”
春试不第,改授龙溪县丞
秋九月,改授漳州龙溪县(今福建龙海市)丞。翁卷《晚秋送徐玑赴龙溪丞,因过泉南旧里》:“卷中风雅句,名匠亦难如。远邑亲微禄,他乡过旧庐。程途多见菊,行李半担书。未信文明代,无人荐《子虚》。”
嘉定二年(1209)龙溪丞任上。赵师秀《寄徐县丞》:“自尔为官去,吾扉亦返关。池成逢夜雨,篱坏出秋山。岁事登禾稼,朝纲去草菅。题书寄漳水,专俟好诗还。”时师秀罢职在家闲居。叶适《徐文渊墓志铭》记其抑豪强、修水利的善政:“丞龙溪。县城旁陂,旧称溉万顷,豪党私以为田,陂浸坏。君既按视,即疏凿如旧规。”
穷冬西征,移任武当县令
嘉定三年(1210)秋,龙溪丞离任。冬,受调往赴均州武当县(今湖北丹江口市)令。
叶适《徐文渊墓志铭》:“移武当令。”作者《西征有寄翁、赵、徐三友》:“穷冬逆旅身,薄宦此艰辛。渡水添愁思,看山忆故人。烟生村落晩,雨过竹松新。昨夜还乡梦,逢君苦未真。”此番“穷冬”而“薄宦”“西征”,寄诗翁卷、赵师秀、徐照三友,当指往任武当县令而言,时在嘉定三年深冬。
嘉定四年(1211),武当县令任上。作者有《新春书事》作:“空如陶亮官为令,难学严陵住近溪。圣世幸时沾薄禄,不能辛苦又攀跻。”官为令,指职武当县令。是年二月,徐照病卒,其时文渊(武当令任上)、灵舒皆居外,丧事由赵师秀、薛师石等朋友操办。赵《哀山民》云:“平生翁与徐,南去久无书;不知闻信后,涕泪当何如?”(其云“南去”,殆谓赴官漳州龙溪丞后久无书函)
嘉定五年(1212),在京师(临安)与赵师秀相会。赵《哭徐玑》五首之三:“前年会京都,勖我返林薄。吾贫未得归,君死不可作。”师秀嘉定四年(1211)江东从事秩满离任,留京或谋新职。
嘉定六年(1213)一月,送乡贤蔡幼学赴知建宁府(建州),作有《送蔡侍郎镇建宁》(参见卷四该篇题笺)。
终官长泰县令,未及任而卒
嘉定七年(1214),改官漳州长泰县(今属福建)令。按照宋代诸县的分级,长泰属“望”县(《宋史·地理志五》),是赤畿外的第一级县(前官武当,属第三级“上”县),县令职级应当是正八品。从上县之令至望县令,虽职级略有迁升,但此时的他,已经失去从宦的热情,拟将奏请弃职退休,以陪侍罢职居里的老师水心先生(古人师生情谊深厚如此)。叶适《徐文渊墓志铭》:“改长泰令,未至官,嘉定七年十月二十日卒,年五十三。”又:“君与余游最早,余衰甚,朋曹益落。君将请于朝,弃长泰终从余,未及而死。”
叶适有《徐灵渊挽词》《祭徐灵渊文》《徐文渊墓志铭》,翁卷有《哭徐玑》,赵师秀有《哭徐玑五首》。
来源:《温州日报》2024年5月12日第3版
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:0577-86598000
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:0577-86598000
Copyright © 新澳门六合彩官网-权威开奖信息与选号指南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07006821号-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